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华氏温度与摄氏度的关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换算公式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转换公式为: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字符公式为:F=1.8C+32,其中F为华氏温度,C为摄氏温度。
例:人体的正常体温我37℃(默认为摄氏温度),人体的华氏温度为:37×1.8+32=98.6。
物理学中摄氏温标表示为t,绝对温标(单位:开尔文)表示为T,换算关系为t=T-273.15。摄氏度是表示摄氏温度时代替开尔文的一个专门名称,在数值上1K=1℃。
华氏度(Fahrenheit)和摄氏度(Celsius)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度;世界上仅存5个国家使用华氏度,包括巴哈马、伯利兹、英属开曼群岛、帕劳、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附属领土(波多黎各、关岛、美属维京群岛)。
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之间的换算
华氏度和正常体温对应表如下所示:
摄氏温标(°C)和华氏温标(°F)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华氏度°F=-17.222222222222摄氏度°C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37.1℃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烧,38.1~40℃是高烧。40℃以上随时有生命危险。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儿童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儿童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儿童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儿童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正常体温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是什么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例如:将华氏90度换算成摄氏度数
5/9×(90-32)=5/9×58=32.2
例如,将摄氏30度换算成华氏度数
华氏温度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符号℉,是以其发明者德国人华伦海命名的。当大气压为1.01X10^5Pa时,把水的冰点设为32度,把水沸点设为212度,把32度-212度之间平均分成180等份,每等份分为1华氏度。
其实摄氏度和华氏温度是可以相互换算的,它们之间的换算公式为:C=5×(F-32)/9,F=9×C/5+32,1℃=(9×1/5+32)℉=33.8℉,F-华氏温度,C-摄氏温度。例如,将摄氏17度,换算成华氏度数。其计算方法即为:17×9/5+32=153/5+32=30.6+32=62.6。即:摄氏17度等于华氏6206度。又如,将华氏84度,换算成摄氏度数。其计算方法为:5/9×(84-32)=5/9×52=260/9=28.9。即:华氏84等于摄氏28.9度。
华氏度与摄氏度的换算公式是什么
1、华氏度= 32°F(华氏温标单位)+摄氏度× 1.8
2、摄氏度=(华氏度- 32°F)÷ 1.8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用来量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列氏温标(°Ré)、兰金温标(R)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运动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
摄氏度来源于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于1742年提出的,其后历经改进。摄氏度的含义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1714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制定了华氏温标,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标,用符号F表示,这就是华氏温度。
华氏度不仅精度更高,而且更加贴合人体感知气温的敏感程度。摄氏度在全球使用人数众多。
日常生活一般喜欢用摄氏温度,热力学方程中应用的一般都是K氏温度。
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一般我们量体温的体温计大部分装的是水银,因为水银对冷、热的感应比较精确。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