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历史上有名的娘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娘惹和华人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历史上有名的娘惹是谁
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南洋地区旅游过的人一定会被那里所独特的"峇峇(baba)娘惹"文化所吸引,它那中华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水乳交融,不仅令人倍感亲切,同时又蒙上一股神秘的气息,令每个从中国来的游客都充满了无数问号。
"峇峇娘惹"实际上是"土生华人"的音译,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明朝人(多数为福建人或者广州潮汕人)后裔,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无国界族群和中国最早国际化的群体。当这些侨居东南亚的中国人和当地土著结婚之后,其所生的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然而,刚开始的"峇峇娘惹"并不为当地土著所容,地位卑微,可是随着整个马六甲海峡自地理大发现后主宰东南亚的海运开始,这块地的风云突起,使得一大批峇峇娘惹富豪出现,"峇峇娘惹"也逐渐衍生出专属自己的特色文化。而今天,我们的文章就要说属于他们的故事。
虽然我们现在说峇峇娘惹的文化最早出现在明朝,但实际上在有史可查的范围内,最早于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就已经开始与东南亚地区进行交往了,只是多数都仅限于僧侣和外交使节。即使到了唐宋时期,这个时候中国已经和东南亚进行频繁的商业往来,可依旧没有大规模中国人固定生活在南洋,亦或者说是没有形成族群这么庞大群体的条件。
但是,上千年的贸易往来,已经使得当时来往贸易的商人对南洋极为熟悉,同时也有着相当部分的移民侨居在次,更为之后峇峇娘惹群体出现提供了契机。而这个最大的契机,则要从两个故事线的碰撞开始。
第一条故事线是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即公元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万余人和上百首巨大的宝船首航南洋。而另一条线则牵涉到马来西亚著名的马六甲王国建立史,14世纪末年,割据苏门答腊岛巨港的三佛齐王国王子拜里米苏拉被当时东南亚霸主满者伯夷国追杀,于是他逃到了淡马锡(现新加坡)创建淡马锡王国自立为王。
不过据说拜里米苏拉在淡马锡又和当地土著闹了矛盾,于是他只得带着臣民继续往东走,并在一个叫做满剌加的小渔村中又建立了他的新王国,即满剌加王国,现在的马六甲城,所以又叫做马六甲王国。可惜好景不长,当拜里米苏拉把这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王国的时候,它逐渐引起了暹罗王国和老对手满者伯夷国的注意,逐对其进行威胁。
到这里,大明在东南亚的绝对影响力就体现出来了。原来早在永乐元年,拜里米苏拉就派使者前往南京,并向明王朝进贡,正式成为了大明的附属国,还拿回了当时还未建立的满剌加国王诏书和浩印。现在小弟来大哥处哭诉了,朱棣岂能坐视不理,1412年拜里米苏拉前往大明朝拜,朱棣特意派遣郑和的亲自船队将其送回马六甲,以震慑南洋诸国。
不仅如此,为了保护新的满剌加王国不再受暹罗和满者伯夷国欺负,郑和在此留下了五百人左右的守卫,而他们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第一批有据可查的对外移民,《瀛涯胜揽》就记载:
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
你可别小看这区区的五百华裔,要知道由于这层关系,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皆以马六甲为南洋的落脚点。他们在这里建城墙,排栅和鼓楼、角楼,并建设仓库储存钱粮百货,类似现在老美在东南亚的远洋军事基地。同时为了感谢郑和给马六甲带来的繁华,现在的马六甲不仅有三宝庙,三宝井等诸多历史遗迹,还有郑和纪念馆。
如果你收听过马六甲的电台,一定会对那里的主持人肃然起敬,因为哪怕就是同一个节目中,他都能够流利的使用英文、粤语、闽南语、普通话无缝穿插。为什么会如此呢?实际上这还是跟郑和的船队有关。
原来当初郑和下西洋,所选船员大部分为福建长乐和福清人以及广东潮汕人,这就导致了当时留在马六甲的也都是这三地户籍人口为主,由此福建和潮汕便于此有了联系。《闽都记》中有:
明永乐时福州商人赴麻喇国者,有阮、邴、扑、樊、郝等姓氏,往麻喇国多年,娶番妇生子,率之返国。
在"投靠"老乡的模式下,当欧洲人开拓大航海时代,马六甲海峡借助地理优势成为整个东亚和欧洲海运的集散中心之后,大量的福建和潮汕商人也前往马六甲挖金。即有返国者,当然也有留在马六甲的。而这些人在当地娶妻生子,逐渐形成一个即混有华人文化,又有着显著当地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
不过这个时候的峇峇娘惹还只是一个雏形,真正到大规模峇峇娘惹文化成为一个即不同于华夏文明,又不同于马来文明的新族群,还得推演到清中后期。当时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在西方殖民者的主张下大规模引进中国移民前来当廉价劳工,之后为了躲避席卷整个东南沿海的太平天国运动,亦有大量中国人逃往马来西亚避难。根据统计,1911年时整个马来半岛上已经拥有接近90万之众的华人群体。
毫无疑问,大规模的移民让原本经过数百年沉淀,且处于萌芽期的峇峇娘惹族群提供了坚实的人口基础。在这些华人中有着相当数量的人开始和当地土著通婚繁衍,于是便使得峇峇娘惹这一现象逐渐衍生为一个全完的文明。
例如峇峇娘惹所使用的语言既不是汉语也不是马来语,而是由闽南语和马来语以及少量泰语词汇所混合而成的"峇峇娘惹语";再比如在日常生活,峇峇娘惹极其重视中华传统里的孝道,并保留有祭祖风俗和许多民俗节日,可毕竟生活在南洋,整体而言是非常马来化的。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峇峇娘惹的饮食文化,他们所使用的食材全部是因地制宜的东南亚食材,但是烹饪手法却是中国传统手法,以致于峇峇娘惹食物拥有了别具一格的风采。
当然了,由于最初的移民到马来西亚多数都以经商为主,拥有着比当地土著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经商头脑,于是峇峇娘惹曾一度是马来西亚上层社会的代表。只是随着第二次战争爆发,马来西亚成为日本殖民地后,峇峇娘惹的产业遭到破坏,再无无法恢复昔日荣光了。
而它作为中国第一个海外移民的族群,不管对我们来说,还是对整个马来西亚历史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娘惹的历史原型是什么
小娘惹是虚构的,没有原型。
娘惹原称是“峇峇娘惹”,指在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中国人和马来人所生的后代,基本上生活在马六甲和新加坡,而且娘惹文化属于马来西亚,这里所说的娘惹是对女性的尊称,据悉明朝时期,有大陆人移民到马六甲,繁衍了许多后代,
既接受了当地文化熏陶,也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满清入关后,这些人散居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等地方,男性被尊称为峇峇(Baba),女性被尊称娘惹(Nyonya),而且娘惹在南洋的地位颇高。
《小娘惹》角色简介:
菊香出生在一个土生华人大家庭,是出身低下的姨太太的女儿,温柔漂亮,自幼从母亲身上学到一手好厨艺和女红。聋哑的她,备受歧视,在日军南下前夕,被安排嫁给一富有峇峇当妾。菊香反抗逃婚,遇到一日本青年摄影师。经历一番波折,两人结婚,诞下女儿月娘。
动荡的大时代,让她饱受折磨。她的丈夫死了,她也死了,留下仅仅8岁的月娘。月娘辗转回到开始走向没落的外祖父家。在外婆的督导下,月娘学习传统娘惹的厨艺、女红,长大后就像她母亲一般漂亮。战后,逃难到英国的外祖父一家回来了,月娘就像当年的母亲一样,
被歧视、毒打、折磨,为了保护外婆,她忍辱承受。月娘的美貌引来表姐的妒嫉,也引来了有钱的峇峇头家、出洋归国的富少、甚至英俊潇洒的英国军官的垂青,但她独爱一个“身无分文”的小司机陈锡。陈锡其实是个名门子弟,隐瞒身份和月娘来往。
他被月娘的纯真、善良和坚强感动,深爱上她,然而二人的恋情碰到重重阻难。在各方的压力下,陈锡被逼娶了月娘的表姐,月娘则被卖给杀猪贩刘一刀。月娘不甘自己的一生由人摆弄,宁可结束自己的生命。
历史上有名的娘惹 马来西亚槟城娘惹博物馆主人是谁
随着《小娘惹》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导致“娘惹文化”是走进了国人的眼前,你知道剧中的娘惹是什么意思吗?其实所指的便是我国华人和马来西亚人结婚后所生下的女性后代,女性被称为娘惹,男性则被称之为峇峇。那么在历史上有名的娘惹和峇峇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便一起来了解一下!
历史上有名的娘惹和峇峇在马来西亚地区现在依然还有娘惹和峇峇的存在,但在网上我也并未找到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娘惹”,而关于比较出名的峇峇我却也只发现了一位,他叫做陈祯禄,曾是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创始人、会长,但在1960年时便去世了。而在电视剧《小娘惹》中所出现的一些人物也大多是虚构出来的,并没有资料能够证明他们的真实性!
而值得一提的便是指剧中的马来西亚槟城乔生娘惹博物馆了,这个可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被叫做博物馆但其实它是一座华人富商的私宅,其主人的身份我也尚未找到相关资料。据说在这栋房子里面居住的正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所是留下的华裔后代,之后便成为了娘惹峇峇的居住地,《小娘惹》还是很好的还原了他们当时真实的居住环境!
娘惹家族在马来西亚一般都是比较显赫的富商,但却有着很强的家族地位划分。娘惹虽然是出生富贵,但却在家族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对于自己的人生几乎没有掌控权,一生只为做菜、服侍丈夫和公婆,三从四德便是他们的使命,这也是受到我国传统习俗影响的原因!
娘惹的来历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明朝朱棣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在马拉西亚马六甲地区有过停留,于是船上的一些船员和商人下船之后便再也没上船了,留在了当地定居。之后便和当地女性成婚生子,所以生出的女儿便被称之为“娘惹”、儿子就是“峇峇”了,他们是属于我国明朝人的后裔!
好了,关于历史上有名的娘惹和娘惹和华人的区别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