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公式
1、一、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二、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四、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
4、五、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5、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6、七、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7、×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观察、思考、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方法来进行。
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小数点位置移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课时
三、四年级下册数学书是什么版
1、一共包括:四、五位数的认识、数表中的规律、前缀的认识、用前缀表示小数、简便计算、较复杂的问题、认识图形的位置关系、大量的数和少量的数比较以及对面积和周长的认识这9个部分
2、知道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一共包括9个部分可以更好地为学习和备考提供便利
四、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第33页最后一题怎么做
关于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练习册第33页最后一题的做法:
3452(平方分米)=34.52(平方米)。
五、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定律有哪些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也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顺序进行计算。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b×a
4、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厘米),就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1毫米),就是(1/1000)米,也就是(0.001米)。
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和四年级书上有僵尸课文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