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饺子皮的材料:面粉400克、盐2克、水210克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盖湿毛巾放入密封的地方饧半小时。买来的鲅鱼去除内脏和头尾,清洗干净,控干水分。韭菜摘洗干净,控干水分备用。花椒冲洗一下跟热水混合,放凉成花椒水备用。葱洗净切成段,姜洗净拍破,放在容器中,加入水混合成葱姜水备用。
2、将鲅鱼放置在菜板上,用刀将鱼中间的骨头和肉分离开,将主刺骨剔除,然后用镊子将鱼肉中的小刺拔干净。最后用勺子将鱼肉一层一层慢慢刮下来,放在大一点的'容器中。
3、全部的鱼肉刮下来后,依次加入白胡椒粉、生抽、黄酒和盐,然后将泡好的葱姜水加入其中,每次加大约两三勺,每加入一点都不断的搅打至鱼肉上劲,让葱姜水完全被鱼肉吸收。每斤鱼肉最多可吸收葱姜水200-500克左右,看喜好程度和搅打的程度来决定。加完葱姜水后,加入花椒水,也是分次加入,每次加完就搅打均匀至鱼肉紧致。
4、最后加入蛋清,搅拌均匀,再加入香油也搅拌均匀,搅拌的好的肉馅比较软,但是很有弹性,如果没有弹性,说明搅拌的不够,要再用力些
5、面团饧好后,分割成三五小块,拿出一块分剂子,擀皮,剩下的仍密封饧制。
6、将韭菜切末,加入鱼肉中,不要全部搅拌。每包几个,就搅拌一点韭菜,以防止韭菜出水。
7、锅中倒入多7成满水,大火烧开,水沸后放入饺子,马上用勺子搅拌防止粘底。然后盖上锅盖,再次煮沸后到点儿凉水,再开盖小火煮2分钟。
起源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南北朝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唐代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百饺园的229种水饺,分为十大系列,有素馅类、水产类、野菜类、保健类、海鲜类等。
宋代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饺子传到了蒙古,也很快的受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响。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饺子的样式也由原来馅小皮薄变成了馅大皮厚。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扁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蒙古帝国给中国饺子向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明代的书籍也证实了这点。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可见,明代北方地区过年吃扁食已经取代原来的过年吃圆子、年糕等食物。
清朝
清朝时,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现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和“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随着商业化和人口流动,南方也正在学习北方的传统文化。如过节不吃饺子的常州出现了“大娘水饺”品牌。在广东,一些如珠海、东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过年也渐渐有了吃饺子的习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区原本有吃饺子的习俗,但不是过年或者过节的必备品。
正因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才会形成各地过年过节习俗文化的多元化。我们应该学会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促进中国文化的和谐统一发展,使地球的文化更具独特性,多样性。
鲅鱼饺子山东的特产。
鲅鱼饺子主要是山东沿海地区比如青岛、蓬莱这些地区的特产美食。将这种鱼肉混合少许五花肉剁碎,加入葱姜打成肉浆,再加入韭菜,使劲拌匀,拌出劲道,这样包出的鲅鱼饺子鲜嫩多汁。
在山东,一条鲅鱼从出生、养殖、捕捞,到端上案板、做成食物,被剁馅儿、被红烧、被清蒸、被晒成鱼干,直到最后升华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鲅鱼礼”(女婿送老丈人专用),才算完美。
鲅鱼饺子制作方法
1、先准备一碗清水,将花椒、大葱碎、姜碎浸入其中,大约半小时左右,再将渣滓过滤,留下一碗葱姜水。
2、鲅鱼开膛破肚,去腮及内脏,从背部一剖为二。顺着鲅鱼肉的方向用刀往下刮,顺着刮不会有刺,刮下来的鱼肉剁碎。
3、加入剁好的五花肉馅,注意这个五花肉馅主要是起润口和提粘的作用,所以要剁细点,最好是用绞肉机绞碎,把猪肉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同时使肉馅整体更加细腻弹牙。
4、加入盐、胡椒粉、糖和匀肉馅,愿意的话可以加一些鸡精。
5、分次加入葱姜水,每加入一次就顺时针搅拌,直到水全部吃进去。
6、将切碎的韭菜加入,再点入香油,继续和匀。
7、面粉比水为1比0.5或1比0.55,这里用了菠菜汁,所以相对多了点液体,500克面粉用了280克菠菜汁。和匀后搓成长条,切成面剂。
8、面剂擀开后包入鲅鱼馅,然后包饺子。